张老板的KA“生意经”一
张老板的KA难题2003年年底,在某个省会城市见到某乳品经销商张老板的时候,他有点烦。原来张老板代理了几个乳品品牌,那些天这些牌子的区域经理都来提前打预防针:我们老总说了,明年我们准备大规模进入KA大卖场。还絮絮叨叨的说,KA卖场人流量很大,有销量,能出货。做KA,厂家还有很大的费用支持,提供许多KA专用的产品。还说做KA还可以提升经销商的形象,在这些大的卖场,新产品卖得好的话,对二批和其他零售网点形成居高临下的销售惯性,市场就能很快的铺开。其实不用他们说,张老板也知道这些好处。张老板平时也注意收集KA的消息。确实,KA卖场货品丰富齐全,价格低廉,服务和购物环境好,迎合了现代人的需求,发展十分迅速。报纸也一再说,外资零售巨头都通过合资、参股等手段,曲线进入中国,扩充网点数量,抢占市场份额。国内的零售巨子,也纷纷加快扩张步伐,新店开张此起彼伏。KA卖场的崛起,把传统的夫妻小店逼迫着向城交结合部、城中村以及住宅小区内部转移,日益式微。到张老板那里拿货的二批和小店也都说生意被抢了好多,张老板也不是没有想过要跟KA做生意。但做日化的黄老板,是张老板的一个朋友,已经跟KA打了好长时间的交道,一说起KA生意,就一肚子苦水:“KA卖场难‘伺候’啊”!接着就苦大仇深地讲自己被KA盘剥的血泪史:费用多如牛毛,节庆费、新店开张费、店庆费、堆头费、排面费、陈列费、DM费、TG费、试饮费、促销员管理费。配送要求苛刻,不但是多品种小批量进货,不帮你屯货,并且送货超出了预约时间还要遭致罚款。维护难,不但要打通各个采购、主管、普通店员等各个环节,还要经常派人去盯着自己的排面、陈列,还有促销,要保证执行到位,否则生意难以上去,最后被淘汰出局,这样要二次进场,付出的代价更大。更要命的是KA的回款周期长,能在一个月给你结一次款就很不错了,经常是两到三个月才结款,这样的资金占用,资金周转压力很大,时不时还要担心一些KA系统的倒闭让投入打了水漂。黄老板的遭遇也让张老板好一阵担心,到底该不该跟KA做生意呢?如果做,怎么才能赚钱呢?最近见到张老板的时候,张老板却红光满面,一定要请我们吃饭。私下问了他的心腹小王才知道,现在张老板的KA生意已经占到其总出货量的60,在省城的乳品经销商里面是做的最好的,难怪这么高兴?!在饭桌上我请教起其做KA的心得来,张老板喝了几杯后,脸更红了,话也就刹不住,一股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