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
作者:杨景涵来源:《法制博览》2014年第11期
【摘要】目的:了解甘肃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探讨职业倦怠、社会支持与民警心理健康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SCL_90症状自评量表、职业倦怠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甘肃省各地州市4000余名民警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甘肃省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状况比全国普通人要差,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警种、不同地区间的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是影响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关键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对策建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公安民警经常面对来自于各方面的较大压力,非常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恐惧、敏感、人际关系失调、职业热情下降和自控力差、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然而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公安民警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也是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大量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现状的调研结果显示,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以往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具体而言,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其可以较好地预测心理健康状况,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职业倦怠是一种极易在助人性行业(如警察、医生、社会工作者和教师等)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即是一种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以身心俱疲为标志的综合性反应,主要表现为个体缺乏工作热情和动力,以负性、冷淡、过度疏远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并伴随着各种身心症状,包括疲劳、焦虑、易激惹和抑郁等。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各地州市四千余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其目的在于了解全区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训练工作;分析研究缓解民警心理压力、提高民警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对策,为提高公安民警的心理素质和战斗力,适应我省公安队伍建设发展的需要建言献策。一、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甘肃省各地州市的民警进行调查。问卷4050份,有效问卷为3857份,有效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