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第6段加上标点符号。
(二)理解与感悟。
3、读句子,回答问题。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里的“熬”能不能换成“度”,
为什么?
2
f(2)“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能换成“同意”吗?为什么?
4、运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请在文中找出答案用横线画出。(1)为什么“母亲本不愿意出来”?后来为什么同意去散步?
(2)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
5、本文通过对一家人散步情形的描写,____
A、赞美了微型机勃勃的春天
B、表现了尊老爱幼的
好风气
C、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的朴素而真挚的爱
6、理解体会“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
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含义。
答:“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
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同时深
化中心,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参考答案一1、
èqíshàlí
áo2、①答:它交代了散步的时间和原因,渲染了一家人散步时的欢乐温馨的气氛,烘托了我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的生命将会获得新的活力而喜悦的心情。②答揭示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活力,透露出一种新的希望。
3、写出了盼望、急切的心情,也写出了“我”对母亲一直担心的心
3
f理过程,暗示母亲年岁已高,身体不佳。二1、信服分歧水波粼粼
2、略
3、不能。“熬”生动准确地突出母亲艰难地度过这个严冬。改成“度”不能表达出生活的艰难。4、不能。信服是因信而服,该词生动准确地强调当“母亲”“拿外套”时是觉得确实应该这样做的。而同意,却可以有不同意思,比如因勉强而被迫的同意。
4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