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不会发生的。不过,对于西印度及东印度两处的土人,这两件事件本来能够产生的一切商业上的利益却被它们所引起的不幸完全抵消了。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3、民族君主国的出现4、地理大发现1486年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风暴角)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1489年达伽马开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16421643荷兰人塔斯曼航行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四、应对国际秩序的建立1、近代政治学的建立马基亚维利、托马斯霍布斯2、近代国际法的出现格老秀斯3、“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红衣主教黎塞留
简答题:1、什么是国际关系?2、东亚封贡体系的特点。第二讲《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重点:欧洲三十年战争的背景及原因;法国路易十四在欧洲大陆的扩张;十八世纪几场重要的列强争夺战。难点: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的意义。一、《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的形成(一)欧洲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在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所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战争的起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企图加强中央集权,联合天主教诸侯同新教诸侯进行的一场内战,欧洲主要国家借机干预德意志事务,以便扩疆拓土,争夺霸权,都先后卷入战争。致使这场以天主教同盟同新教同盟开始的德国内部的斗争演变成了广泛的国际战争。结束战争的威斯特伐里亚和会及和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由主权民族国家构成的国际关系史的真正开始。1、17世纪的欧洲政治版图2、神圣罗马帝国是内部矛盾《奥格斯堡宗教和约》1555年9月1、以帝国法律的形式结束了天主教在德意志的一统局面,确立了路德教和天主教两个教派
f的平等地位。2、根据“教随国定”原则,各邦诸侯在其领土内享有决定本人及其臣民宗教信仰的权力。3、赐予路德教徒宗教信仰的自由,但加尔文教徒被排斥在外。4、按照1552年实际存在的状况确定宗教疆界,当时新教诸侯所占天主教会财产不再退还。3、战争导火线:掷出窗外事件4、欧洲“三十年战争”的四个阶段:16181648I波希米亚普法尔茨时期1618~1624II丹麦时期1625~1629III瑞典时期1630~1635IV法国瑞典时期1635~1648(二)威斯特伐里亚和会与和约1、威斯特伐里亚和会的召开奥斯那布鲁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瑞典、德意志新教诸侯和城市代表闵斯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法国、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诸侯2、威斯特伐里亚和约内容(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