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不仅要承受来自患儿的压力,还要承受外界异样的眼光。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在社会中,可能会受到不公正对待,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应自抛自弃,要合理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并积极寻求治疗自闭症的方法。
三、探究阶段性干预方法
1阶段性教育的前提:
基于对自闭症儿童的了解,家庭教育实施者可以选择更为适合患病儿童的教育方向和教育方法。笔者认为,由于患儿所在家庭的知识水平、文化程度、经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着很大影响。但是选择任何教育模式都不能急于求成,只能通过循序渐进达到目标,家庭教育实施者应理性对待任何教学方式。
2阶段性教育的分段方式:
笔者曾尝试按照年龄增长来分别自闭症儿童所处阶段,但是访问结果表明相同年龄的患儿表现出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为使家庭教育实施者更加明确患儿所处阶段,应在年龄判断的基础上,考虑其行为能力的强弱关系。
3阶段性教育的目标及方式方法:
(1)12岁时(尚且没有语言能力):日常生活正常化
对于处在婴幼儿时期的孩童,大多数家长并不能真正认知或辨别其是否患病。但部分患病儿童的家庭关系复杂,或监护人本身的沟通交流方式过于单一、家庭成员对某些事物过度沉迷等都会对婴幼儿产生消极影响。适当的户外活动,与他人的交流,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2)34岁时(已经具备吐字能力):训练语言能力与理解能力
①回声性语言锻炼
家庭教育实施者在日常生活中与自闭症儿童的对话,被患儿重复或多次完整重复,也具有一定的互动价值,这一现象表现出儿童的交流意图。但是家长不能循环的去完成对话,在儿童没有仍处于这一情景中时,家庭教育实施者应以简单的语言引出其他对话,以促进其主动会话。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②培养会话能力
会话能力并不在于自闭症儿童能不能说话,而在于她能否在社会情境中恰当使用语言。有很多自闭症儿童可以背诵大量古诗、可以默写数字、可以吟唱歌谣,但却无法分辨“你”“我”“他”这样简单的指代意义。家长需要寻求引起他沟通意图的话题,并形成话轮,刺激患儿主动发起话题。在这一过程中,家庭教育实施者与自闭症儿童要共同感知情境,关注同一个目标主体。例如:和患儿一起吃苹果时,指着苹果说:“这是苹果,苹果是甜的。”通过灌输这样的感知记忆,来促进儿童的感知能力与识别能力。
部分自闭症儿童对于语言交流表现木讷,或极度不感兴趣、排斥时,家长可以尝试用手势来表达,这种方法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