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关于全面推进校园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建议
政协海伦市委员会付秀伟
多年来,场地缺乏一直是制约我市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体育场地的732在学校,而相关部门顾及学生安全、教学秩序等因素,使场馆一直未能向社会公众开放,导致场馆利用率偏低。加之由于管理、经费等诸多原因,目前我市学校活动场地在假期多数都处于“休眠”状态,很多无处活动的居民们只能望校兴叹。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私营健身场所收费高昂,是长期困扰市民健身的一大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60号令,《全民健身条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其中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国家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
为了进一步发展社区体育,推动我市群众性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健康发展,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整合学校教育和体育资源、转变政府职能,充分体现亲民、为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我建议将我市及各辖区县市内具备一定条件的部分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向社会开放。
一是可以考虑先开放中专、大学的校园,再逐步开放中小
1
f学校园。二是先向学生开放,然后再逐步向社会全面开放。三是先开放校园体育场,然后逐步开放文化设施。在全市
开展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活动中,可考虑在傍晚和周末等定期时间开放学校的阅览室及电脑教室。
建议一为了稳妥推进部分学校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各级政府应成立学校全民健身体育场所开放工作领导组织,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或现场办公会,在开放内容、安全保卫、管理协调、检查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统筹安排,从而形成政府统领,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开放学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建议二为了推动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健康发展,各级政府要坚持把好事办好、办实,让老百姓高兴、满意的方针,由地方财政投入专款,解决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改变目前学校体育设施“少、缺、散、旧”的状况。各级政府可以考虑把文化体育专项资金对学校进行专项投入,纳入统筹管理,在全市健身设施改扩建、新健身场地开辟、健身器材添置上由大规模建设专门场所转向利用学校资源,由等待大项目申请专项资金转向减少支出,能建则建,能早则早,“借船出海”。同时要对全市的健身场地进行重新合理布局,通过硬件建设,扩展健身项目,扩大健身区域,优化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