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Lugol)碘液,染lmi
,水洗。c.脱色用滤纸吸去残水,滴加95%乙醇,轻轻摆动玻片脱色1030s立即水洗,以终
止脱色。d.复染滴加番红,染色1mi
,水洗后晾干,也可以用吸水纸轻轻吸干。e.镜检干燥后,置油镜下观察。被染成紫色者即为(G;被染成红色者是革兰氏阴
性菌(G)。六、注意事项1涂片不宜过厚,否则宜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2火焰固定不宜过热,以玻片不烫手为宜,否则菌体细胞容易变形。3滴加染色液和酒精时一定要覆盖整个菌膜,否则部分菌膜未受处理,亦可造成假象。4乙醇脱色是关键,如脱色过度,则G菌被误染成G菌;脱色不足,G菌被误染成G菌。5染色要用处于活跃生长期的幼龄培养物,如菌龄过长,死亡或细胞壁受损的G菌也会成阴性反应。七、实验结果
根据观察结果,绘出两种细菌的形态图。八、混合方式的革兰氏染色(了解)对于初学染色的同学,用于经验不足,特别是脱色掌握不好,往往容易将革兰氏阳性菌误认为革兰氏阴性菌,为了避免出现差错,可以将菌体与典型的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混合后染色,再观察结果,就可以避免错误。在进行这个实验中,选用的用来混合的菌种应该在形态上与未知菌株有较大差异,而且实验者对选用的对照菌种的形态比较熟悉。九、思考题1为什么必须用培养24h以内的菌进行革兰氏染色?2要得到正确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必须注意哪些操作?哪一步是关键?为什么?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