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试行
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
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耳鼻咽喉科管理者加强
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第四条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耳鼻咽喉科疾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的
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耳鼻咽喉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保障耳鼻咽喉科诊疗工作
1
f有效开展。第七条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开设门诊,有条件的可以开设门诊手术室、病房,有急症处理能力的可以开设急诊。诊室、检查室、第八条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第九条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第十条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
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针刺手法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咽喉针刀治疗设备、
电磁波治疗仪、激光治疗仪、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仪、鼓膜按摩仪、耳
鼻咽喉内窥镜光学检查系统、医用多功能吸注套扎器、听力及平衡检查
系统等。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配备耳鼻喉科综合治疗台、多导睡眠
呼吸检测仪、嗓音声学诊疗设备、五官科多功能显微镜等。开展急诊服务的,应配备处理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的基本设备。第十一条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
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专科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根据本科室情况,建立放血疗法、针灸疗法、喷雾疗法、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烙治、割治、啄治等耳鼻咽喉科中医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