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接着选了灯字。灯,这是一个常用词,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首创,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温庭筠不用动词,只选择若干名词加以适当的配合,写出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诗,真切地表现了商山早行的情景,颇为后人所称道。欧阳修有意学习,在《送张至秘校归庄》诗里写了鸟声梅店雨,柳色野桥春一联,终觉其在范围之内,他自己也不满意(参看《诗话总龟》、《存余堂诗话》)。黄庭坚的这一联诗,吸取了温诗的句法,却创造了独特的意境。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都是些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其中的每一个词或词组,都能使人想象出特定的景象、特定的情境,展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天地。
同时这两句诗,还是相互对照的。两句诗除各自表现的情景之外,还从相互对照中显示出许多东西。第一、下句所写,分明是别后十年来的情景,包括眼前的情景;那么,上句所写,自然是十年前的情景。因此,上句无须说我们当年相会,而这层意思,已从与下句的对照中表现出来。第二、江湖除了前面所讲的意义之外,还有与京城相对的意义,所谓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就是明显的例证。春风一词,也另有含意。孟郊《登科后》诗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和下句对照,上句所写,时、地、景、事、情,都依稀可见:时,十年前的春季;地,北宋王朝的京城开封;景,春风吹拂、桃李盛开;事,友人同学究出身,把酒欢会;情,则洋溢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中。
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一杯酒与十年灯,这是一与多的对照。桃李春风而共饮一杯酒,欢会极其短促。江湖夜雨而各对十年灯,飘泊极其漫长。快意与失望,暂聚与久别,往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思念,都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出来,令人寻味无穷。张耒评为奇语,并非偶然。
后四句,从持家、治病、读书三个方面表现黄几复的为人和处境。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这两句,也是相互对照的。作为一个县的长官,家里只有立在那儿的四堵墙壁,这既说明他清正廉洁,又说明他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于治病和读书,无心、也无暇经营个人的安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