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七个音符键的高、中、低21个音调的显示播放和任意音乐的自动播放。该设计将十个音键制作成独立键盘,其中七个为音符键三个为控制键使电子琴的功能更加完美。不但可以实现对按键的控制而且可以实现对音乐的自动存储和播放,使该设计功能更加完善
12设计意义
该设计具有以下优点:①可以方便更换音符和音调;②比传统电子琴功能更完善;③制作简单,成本低;
13设计任务
实现电子琴发声控制系统;要求电路实现如下功能:利用蜂鸣器作为发声部件,设置10个按键,实现高音、中音、低音的1、2、3、4、5、6、7的发音。并在存储一首歌曲的内容,可以实现自动播放用PROTEUS实现的电子琴仿真设计说明:单片机的工作时钟频率为110592MHz
01
f完整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课程设计
2。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1总体设计实现本次设计的方案有多种,下面比较说明一下最佳方案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单个的逻辑器件组合音乐是有由不同的音阶组成的,而不同的音阶又是由不同的频率发出的那么利
用不同的频率,就可以发出不同的音乐了我们知道计数器8253可以产生任意频率的方波频率信号,因此我们只要把一
首歌曲的音阶对应频率与计数器的频率对应起来就可通过计数器产生音乐了。根据本实验要求,采用8279将键扫得到的键值通过查表得到相应的8253的频率值,将从8253得到相对应的按键弹奏信号经过LM386进行放大再用喇叭输出,就实现了简易电子琴的基本功能也就完成了实验的要求。方案二:用VHDL语言编程来实现
系统整体基本原理图如下:
图1、系统整体基本原理图利用我们实验室先进的数字电路实验设备,我们可以采用VHDL语言编程来实现。我们可以通过VDHL语言,对实验原理图的各个部分进行设计,通过编译可以在计算机上下载此实验原理图,利用电路学习机上的芯片。我们很快就可以设计出一个简单的电子琴。并实现其功能。方案三: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设置键盘、蜂鸣器等外围器件,另外还用到一些简单器件如:NPN型三极管及电阻等利用按键实现音符和音调的输入;用NPN型三极管8550实现低音频功率放大;最后用蜂鸣器发音。
11
f三种方案的比较:
完整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课程设计
方案一采用单个的逻辑器件组合实现。这样虽然比较直观,逻辑器件分工鲜明思路也比清晰,一目了然,但是由于元器件种类、个数繁多,而过于复杂的硬件电路也容易引起系统的精度不高、体积过大等不利因素。例如七个不同的音符是由七个不同的频率来控制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