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被诅咒之后,回家的路上,他性格的转变和他对自己女儿的那种爱又让人有些怜惜。音乐的转变和他心里的想法相互映衬,让我充分体会到了弄成的那种情感。在这幕中,代表诅咒的音乐动机是这部歌剧的主导动机,阴暗而悲惨的小调形成一种类似呻吟的音调,这个音乐动机真实地描绘了利哥莱托内心的痛苦。第二幕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利哥莱托在大门外哭泣倾诉的场景,这与他在刚出场是的混蛋形象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时候他就是一个伤心的父亲在想念着自己的女儿,当他看到自己女儿的时候,那种慈爱的态度让人心生一些苦楚。而当利哥莱托发现女儿被抢走,而自己又不得不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用巧言妙语去打听女儿的去向时,其内心真情却遮掩不住地时时流露出来,以这种复杂的情感,作者都表现得十分巧妙、细腻。他给利哥莱托安排了一首没有歌词的诙谐歌,描绘出不幸的弄臣假装出来的无忧无虑,但是,在简单的旋律进行里,却包含着他的不安和焦虑。当利哥莱托要求把女儿还给他时,他唱出了一首咏叹调《弄臣,道德败坏的子孙》,在这首歌中,他撕下了丑角的面目,表现出一个愤怒的、受损害受侮辱的父亲的形象。第三幕中,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旅店,这也是最让人出乎意料的一幕,这一幕里的弄臣利哥莱托表现出的是介于慈爱与残忍之间的一种性格,他为了自己的女儿而雇佣杀手去杀掉自己的
f主人。但是当他从刺客手中接过装有尸体的口袋,以为大功已成时,忽闻公爵高歌之声,急忙打开口袋,发现里面装的是奄奄一息的女儿,这使他痛苦万分。这种情感上的变化和剧情上的重大转换让我有些始料未及。在这幕里也拥有着这部歌剧里面最出名的一个咏叹调《女人善变》,这首音乐也更好的衬托出公爵的那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最后利哥莱托在自己的命运面前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结局也更加的值得人们的思考。总体来看,在《弄臣》里,利哥莱托是最值得品味的一个人物。他是善与恶的共同体,狠毒与慈爱的复杂结合。不像一般作品中鲜明的善恶设定,利哥莱托是以个人性十足的,让人又恨又怜的真实的小人物。在做恶时,他毫不手软,心狠手辣,但又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在身不由己的同时渐渐习惯并麻木。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女儿,他又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让每一个人都如此动容,那种不带一丝虚假的,纯粹的爱,成为利哥莱托人性中最美丽的亮色。这种爱同样可以驱使他去雇人谋杀,爱在人性的矛盾中摇摆,爱在善恶之间成为刻骨铭心的名词。同时,对于吉尔达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