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大豆常见病害防治技术措施大豆的较常见病还有根腐病,此病在黑龙江省大豆产区较普遍发生,东部地区重于西部地区,其中以东部土壤潮湿地区发生最重。一般年份大豆生育前期开花期以前病株率为75%左右,病情指数为35%50%,多雨年份病情指数可达60%以上。大豆根腐病发病主要取决与土壤中的菌源数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温湿度以及植株抵抗力等条件。要更好地防治大豆根腐病就必须根据这些发病条件进行防治。改变以往单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的方式,采取农业措施防治与生物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一、科学选地是有效预防根腐病的前提根据土壤理化性科学选地。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如沙壤土、轻壤土、黑土较土壤黏重、通透性差的白浆土、黏土地发病轻,土壤肥沃地较土壤瘠薄地发病轻。重要的是要避免连作,科学轮作。由于根腐病菌属于土壤习居菌,可以在土壤中腐生,在连作的条件下,病菌生育良好,繁殖快,土壤中的菌源数量增多,发病重。加之大豆连作地块根系分泌物、根茬腐解物、根际微生物的变化使土壤环境恶化,破坏了大豆根部的正常生理活动,降低了根系生理活力,破坏了共生固氮系统,抑制了根的吸收能力,使植株代谢减弱,植株生育缓慢。因此,大豆连作年限越长,块根腐病发病越重。目前,解决大豆、重、迎茬危害的根本途径是坚持3年以上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的制度。但是,在当前以农户为生产经营单位的条件下,大豆重、迎茬是不可避免
f的。因此,应把重茬和迎茬区别开来,尽量减少重茬,适当迎茬。重、迎茬时,可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平川地和二洼地种植大豆,重茬也只能重一年,前茬玉米、线麻、亚麻种大豆最好。
二、采取有效的耕作方法是预防根腐病的保证1、采用科学的栽培耕作方式。一般垄作栽培的大豆比平作栽培的发病轻,大垄栽培的大豆比小垄栽培的大豆发病轻。其原因是垄作栽培可以进行中耕培土,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土壤含水量低;平地由于土壤板结并易发生涝害,使土壤含水量高,有利于病菌繁殖及侵染根部,发病较重。2、根据土壤温湿度调节播期。大豆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适温为2025%,温度低于9℃出苗就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播期土壤温度低、发病重。土壤含水量大,特别是低洼潮湿地,大豆幼苗长势弱,抗病力差,易受病菌侵染,发病重。3、精耕细作。大豆重迎茬地块,尤其是连年重茬导致土壤紧实板结,缺少合理团粒结构,肥力下降。进行精细的土壤耕作,可以破坏板结层,为大豆根系生长发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