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C.《实证哲学教程》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B)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1902年)。B章太炎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C孔德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C斯宾塞
5、严复将斯宾塞的(C)译作〈〈群学肄言〉〉。C社会学研究6、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D),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D美国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B。19世纪末20世纪初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年(B)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B陈达9、1913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C上海浸洗学院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A享乐主义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B)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D)D继续社会化
f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D)D气候的角度
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B再社会化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C.角色中断16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C)最早提出来到。C、滕尼斯
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B)B、两人以上18、(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B、血缘家庭
19(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C、内群体20、家庭的本质关系是(A)A、婚姻关系
21社会分层最初的历史动因是:(B)。B、社会分工。。22提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的学者是:(B)。B、韦伯。
23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A)A、索罗金。24社会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C)。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5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指:(D)D、事实不平等。26在阶级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分层是:(B)B阶级分层。27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层的特点是:(A)A、等级制。28。社会流动的实质是:(A)A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29最先使用“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B)B滕尼斯
f30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D)D城乡协调发展31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B)B逆城市化32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道路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C)C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