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二:
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标准
封面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时间。首页会审单位和人员签字。编写依据1、地质部门提供的工作面“地质报告书”及井上下对照图等;2、说明任务来源:生产技术部下达的“作业规程编制通知书”。3、经过审批的设计及批复意见、相近工作面矿压观测资料;4、由生产技术部提供的巷道支护设计报告书(主要根据巷道围岩性质、围岩岩性强度、地应力分析、临近区域矿压观测资料进行支护强度计算及支护方案设计)。5、《煤矿安全规程》。现场调研报告工作面现场调研报告,规程编制重点内容核实。目录第一章工作面基本情况第一节工作面井上下及煤层对应关系包括巷道名称、巷道用途、巷道位置等。(附:巷道布置图)第二节工作面上下左右四邻关系、采掘情况及影响第二章地质情况第一节煤层赋存特征主要包括煤层结构、厚度、硬度,煤种、煤质、容重、夹矸、埋藏深度,围岩及其特征,伪顶、直接顶、老顶及底板的岩石性质、结构、厚度、岩性特征等。(附:工作面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第二节地质构造情况主要包括煤层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等,陷落柱、断层、褶
1
f曲、裂隙、火成岩侵入的岩墙、岩床、冲刷带等情况,以及断层、陷落柱等构造的导水性及控制程度等。第三节预测或实测瓦斯、火、煤层情况主要包括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及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倾向,自然发火倾向性,煤层爆炸性、冲击地压危险性、地温等。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分析巷道区域的主要充水水源及主要含水层的富水性特征,预测涌水量(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分析奥灰水导水情况,带压区域开采的带压范围、带压参数及危险性说明;分析巷道区域存在老空积水,要标注其积水量、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第三章巷道布置情况第一节巷道简述简述开口位置、开口方法,开口附近的支护加固,施工方位角、施工层位、水平标高、巷道形状、断面尺寸和巷道长度(要求在巷道布置图中详细标注)。第二节施工顺序一次成巷或多次成巷的支护方式,特殊地点的施工(如车场、硐室、溜煤眼、交叉点等),要求将其空间位置、坡度与煤层相对位置和特殊要求描述清楚。第三节巷道中腰线布置(附:巷道剖面图)。第四章巷道支护第一节支护设计结论说明描述巷道支护设计报告书中提供的支护结论。第二节临时支护的方式1、形式规格,巷道开口位置和开口处的支护形式以及支护情况。2、架设方法。确定工作面与临时支护间的距离,即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