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发展协调性增强。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带动下,中西部地区增长潜力加快释放。14月,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6、175和164,比去年四季度分别加快05、16和17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所占比重进一步上升到415。效益水平同步提高。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51、385和355。
从今年头四个月情况看,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态势平稳,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高度关注,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f一是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经营难度增大。14月,我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3,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116,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仅上涨70。劳动用工成本持续提高。继2010年30个省(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市)(平均幅度达到228)后,今年又有北京、重庆、江苏、广东等13个省市再次较大幅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报酬普遍上涨,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运营成本。二是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保障压力加大。电力供应“淡季不淡”,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趋势较往年提前出现,广东省预计二季度最大用电缺口约为400万千瓦左右,上海、江苏、浙江等地重新实施错峰用电,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西北、西南地区铁路运力持续紧张,高油价抬高物流运输成本,影响电煤等
f大宗商品跨区域运输。三是资金环境总体偏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央行货币政策在有效抑制流动性过剩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资金压力,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难度加大。今年央行两次加息推动企业融资成本在不断上升,据有关机构测算,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综合成本上升幅度至少在13以上,远远高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四是产成品库存增长较快,经济运行面临回调压力。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232,比去年底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钢铁、平板玻璃、石化化工、汽车、轻工、纺织等行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20以上,有色金属、水泥、电子等行业企业库存也处于较高水平,主要是通胀预期推动和需求放缓所致。从过去经验看,产成品库存增速在2025时,会出现“去库存化”的可能,特别是随着今年企业出现资金紧张,工业经济增速可能面临回调压力,如与高位运行的物价(特别是上游原材料)交织在一起,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
二、影响工业经济运行内外部因素分析从国际看,影响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