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结果的数据分析图标如下,请参考:10、在校实践情况:对于在校的学生而言,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还是有好处的,在调查中发现有68的同学在校期间是参加过社会实践的,还有4的同学自主创业,两者都有的有15。具体分析图标如下,请参考:11、参加能力培训必要性: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自己在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93的同学认为在就业前参加一些就业能力的培训是有必要的,具体分析图标如下,请参考:12、需要哪些方面的就业辅导或实训以促进就业:在面对选择培训方面,有37的同学认为关于信息化的实训是有用的,还有38的同学认为是愿意参加企业实训,具体的数据分析如下图标所示,请参考:13、关于大学生参加就业辅导或实训的相关证明必要性分析图标如下,请参考:讨论: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特点一自我意识较强。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准确把握影响自己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毕业生对自我能力的评价:认为能力尚可的占55;对自己兴趣、爱好了解程度:很了解的占38,比较了解的占478,说不清的占14;对自己气质和性格了解程度:很了解的占384,比较了解的占507,说不清的占10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多数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个性特征很了解或比较了解,自我意识较强。二自信程度不高。面对就业这道门槛,地方高校毕业生与大城市重点高校毕业生相比,明显表现出信心不够。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非常有信心的只占到131,对用人单位面试很有信心的只占244。三社会认知上存在偏差。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旧的毕业分配体制带来的负面效应,地方高校大学生在认知上的偏差表现得尤为显著。他们对当前社会上人际关系的评价表现为:认为人际关系较复杂的占638,人心叵测的占269,坦然的只占93;对即将步入社会前的心理调查认为坦然的只占202,表示担心自卑的占到79。四就业方向表现出多元化。随着就业政策的放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种途径、多重选择就业成为主流,对就业岗位不仅考虑兴趣、经济收入,而且考虑地域差别,总希望到环境好、条件优越的单位就业,表现出就业期望值仍然偏高,不能正确进行自我定位。大学生对工作地区及工资待遇的调查显示:由于对就业前景的预期,超过70的人期望到内地发达地区就业;大学生就业后期望的月收入在1500以下元的占61,3000元以上的占10。五就业途径选择单一且存在偏见。有82的大学生把参加人才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