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的主要特征有林火的蔓延速度,林火强度、飞火、火旋风、火爆及林火种类。其中林火蔓延、林火强度是衡量林火行为的2个主要指标。1、林火蔓延森林着火后,向四周不断蔓延和扩展。蔓延的本质是热传播。(1)热传播的方式有三种:热对流、热辐射和热传导。(2)林火蔓延形状。
3
f林火蔓延主要决定于风和地形。在地形平坦而又无风时,火向各个方向等速蔓延,其形状近似圆形。风向较稳定时,火蔓延形状为长椭圆形,当风向不稳定时,呈小角度(30°40°)摆动,火蔓延多呈扇形。当遇到地形起伏时,火在谷地间蔓延缓慢,而在山的侧脊蔓延快,形成“V”形状。当风向改变时,原来的火翼或火尾有可能变为火头。当火场较大且地形较复杂时,火场的最终形状多呈鸡爪形。2、林火强度林火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火线长度上能量释放的量。林火强度可分为低、中、高3种强度。通常认为低强度的火,其火焰高度为0515m;中强度火,其中火焰高为153m;高强度火,其火焰高度为3m以上。3、对流柱燃烧时产生的热空气垂直向上运动,四周冷空气补充产生对流热,加之火场有部分热能变为动能,推动热空气上升,这样在燃烧区域的上方形成一个升起的烟柱。(1)飞火燃烧物在强风和上升气流的作用下,传播到火线前方,产生新的火点,称之为飞火。有时飞火的距离可达到几公里,十几公里或更远。(2)火旋风
4
f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热的不平衡而使火呈快速旋转式向前蔓延,称为火旋风。一般在山地比平原上发生火旋风多。(3)轰燃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地条件下,由于沟谷两侧的高坡徒,当一侧森林燃烧剧烈,火强度很大时,所产生强烈的水平传递(主要是热辐射)容易到达对面的山坡,当对面山坡接受足够热量,会突然产生爆炸式燃烧,这种现象称为轰燃。(4)林火种类林火通常划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3种类型。
第四节林火时间与地理分布1、林火时间分布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及一天中不同时刻林火发生不同。(1)季节变化在一年中,同一地区,由于不同季节气候条件和植被特点不同,森林火灾的发生随季节而变化。防火期:指一年中具备森林火灾发生条件(主要是气候和植被)需要进行有组织地防火的各时期。防火期亦谓火灾季节。不同气候区,防火期的长短有很大差异,通常可持续几个月或更长。(2)日变化
5
f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由于温度、湿度、风等气象因子变化不同,林火发生不同。大致可划分如下几个时段:地方时10:001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