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读书,才能一头抓着教学,一头抓着学养,然后从中间串联起学生。这样,才有底气站在讲台上。因此,读书,是教师最长远的备课。通过读书,培养可以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综合能力;通过读书,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远离浮躁,让教师更加有教育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让学校追求天道酬勤、宁静致远的境界。课题组的老师们都有上述的深切体会,并化压力为动力,在阅读方面身先士卒,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爱上了读书
f书要静下心来读,这是读书最重要的习惯之一,如何把学生带进书本,让他沉浸在书的海洋中,陶醉在书香中,创设良好阅读氛围至关重要。学校在加强书香校园的建设的同时,还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如中午学生到校在班级阅读2030分钟时间,每周安排学生进阅览室进行一节课阅读。
读书还要勤于动笔,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根据年级的差异,学校为不同年级学生设计了《读书笔记本》。让低年级学生学会写摘抄式笔记,即教会学生在读书时,遇到优美的字、词、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把它摘抄在读书笔记上;中年级则是指导学生在读过书之后写下对所读书的体会,即读后感;高年级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要求写好读后感觉,还要求能写出书评。我们安排了每周一节阅读课,由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辅导学生作好阅读笔记或阅读报告。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促进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十、研究后的思考课外阅读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我们倍感欣慰,我们将会把研究成果很好地运用于实践中。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如何处理好学业负担和阅读时间上的矛盾、如何引导家长开展书香家庭建设等还是一个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学生积累的课外阅读知识如何合理、灵活地运用尚需进一步实践。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课外阅读课程资源,不断为学生建构更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也是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我们将继续不断地探索下去。
2015年12月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