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中文):三分损益法促进古琴徽位音高学习的实践研究
(英文):PracticalResearcho
Promoti
gPitchLear
i
gofGuqi
EmblembyThreepoi
tProfita
dLossMethod
学院教育学院
专业班级艺术教育15秋1班
学生姓名冷鸿儒
学号15330141
指导教师张瀛戈

完成日期2019年5月











三分损益法促进古琴徽位音高学习的实践研究
1绪论
11t问题的提出
从未闻有花生枯木之上,亦未闻有烟起寒灰之间,凡百诸事,皆非是无根无由,凭空而发。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数千年延绵至今不曾断绝,无论何朝何代,无论何郡何方,都是中华民族、中国政权最扎实的根基、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甲兵。
可以说,文化的起源是由啸,及言,再至于文,乃有文化。而啸即是一种原始的歌唱方式,它早在人类文明尚未开化,智巧尚未完善时就已经陪伴在了人类的身边,伴随人类进化。古琴可考的传说将古琴挂靠到了华夏始祖伏羲氏的头上,倘若当真可信,则约莫有4000年余。可以说,在中国的音乐文化中,最古久的绝无可能是古琴,最重要的则绝无可能不是古琴。古琴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更多是一种文人雅士的意趣,而如今社会稳定,文化下移,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群也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对音乐产生兴趣,对古琴产生兴趣,这一趋向在进入新千年之后日益发展,日渐普遍。
由秦汉时期的出土文物来看,古琴在上古时期并无徽位,至于魏晋时期乃出。徽位的作用是标识音位确定音高,辅助对音高不敏感者演奏使用,而古琴各音音位的推算正与三分损益法的生律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分损益法是通过增减弦管的长度来达到改变乐器振动频率并发出不同音高的一种计算律制方法,古琴正是运用此类方法作弦的乐器。古琴上的徽位是用于辅助学习者确定音高,而定徽的原理也是以三分损益法的理论为参考模板。三分损益法初分为上生,而生者长度为原长度的23,古琴的九徽正在原长度的23位置上,因此各弦九徽均为原弦所生之音。减字谱所记指法均以徽位定音之高,由于徽位音高均由三分损益法推算而来,因此掌握三分损益法对学习者在认识徽位音高时会起到促进作用也是可想而知的。
笔者作为一名古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认为三分损益法的律制理论有助于学习者更生动形象地了解古琴音高的发声原理,而非仅仅通过感觉与知觉来进行认知。
12t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所谓伏羲“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来,古琴已经伴随着中华文化走过了4000余年时间。
相传古琴初为五弦,后由周文王、周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