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
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
OOH2,实现氧的固定。Ⅱ酸化,滴定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
OOH2被I还原为M
2,在暗处静置5mi
,然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2S2O32I22IS4O62)。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3)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__________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及二氧化碳。(4)取10000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molL1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若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b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mgL1。(5)上述滴定完成后,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__________。(填“高”或“低”)
2、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f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
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
在E中收集90℃以上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
馏分,产量20g。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
由
。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入沸石,。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
,D仪器的名称
是
。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
b干燥
c检漏
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或“下”)。
层(填“上”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
是
。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
f3、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
体X。为测定其组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