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南京市秦淮区九年级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本试卷1至15题为选择题,共30分;16至21题为非选择题,共50分。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60
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Fe56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硫的燃烧
B.铁的锈蚀
C.碘的升华
D.煤的分解
2.下列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羊毛
B.塑料
C.钛合金
D.玻璃钢
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
B.硫酸铜
C.金刚石
D.汞
4.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感觉发热,该物质不可能是
A.氢氧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氧化钙
5.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硒原子中的质子数是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冒出白烟
B.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C.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溶液体积为20mL
D.把肥皂水滴加到硬水中,振荡,产生较多浮渣
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8.对物质进行分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氮气、氨气、氩气单质
B.纯碱、烧碱、熟石灰碱
C.磷铵、磷矿粉、硝酸钾磷肥
D.糖类、油脂、无机盐基本营养素
9.使用木条或火柴梗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电解水的产物
B.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验证浓硫酸的腐蚀性
D.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九年级化学第1页
f2018届南京市秦淮区九年级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10.淀粉类食品在高温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C3H5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酰胺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丙烯酰胺由10个原子构成
C.丙烯酰胺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D.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g
11.在含有大量H、Ca2、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Mg2
B.Ag
C.CO32-
D.OH-
12.在A3B
2C2D的反应中,14gA完全反应生成44gC和18g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
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B.32
C.64
D.96
13.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