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③实录的精神:“不虚美,不隐恶”2.《史记》的文学精神“无韵之《离骚》”①推崇屈原的人格品质和文学成就②发愤著书以抒写内心郁结的情怀③充满批判现实的精神。二、艺术成就1.特点①丰富多采的人物形象。②生动有致的叙事方式。
6
f③变化自然的语言艺术。2.影响
①奠定了传记文学的基础。②沾溉了戏曲小说的创作。③树立了散文写作的典范。
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文学一、诗:曹操、陶渊明、谢二、赋:王粲《登楼赋》三、文:李密《陈情表》
诗一、建安诗歌1.中国文学自觉的时代
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开始有质的突破,文学受到普遍重视。产生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集团,刺激了文
学的兴盛。诗歌创作以五言为主,致力于人的表现,美的创造。2.建安风骨
一种感情表现鲜明爽朗、语言表达质朴有力的审美风格。3代表诗人:“三曹”和“七子”。
代表诗人是曹植。其诗前期多表现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后期多表现备遭迫害的人生苦闷,风格上具有鲜明
的特点:“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最有风骨的是曹操。其诗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语言直率古朴,又气韵沉雄,显示出一个乱世英雄慷慨悲凉的个性特色。
7
f《短歌行》思想内容:抒发思贤若渴之情,表现一统天下之志。
艺术特点:①慷慨悲歌,直抒胸臆。
②音情顿挫,质朴有力。
二、陶渊明(《读山海经》之十“精卫衔微木”)。1.田园诗人的一面
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找自己生命的寄托和归宿,并用诗歌咏委运自然的生活,创造出一种冲淡平和、萧散清
远的风格,具有返朴归真的自然美。2.“金刚怒目”的一面
陶渊明也在诗中表现自己壮怀成空的悲凉,《读山海经》之类的诗激荡着一股不平之气,可见他雄心未泯,
并没有真正忘怀一切。
三、新体诗和谢1.南北朝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元嘉时代,新的山水题材,新的表现手法,追求辞藻美。永明时代,进而讲究声韵美,提出“声律说”,并将声律与对偶结合起来,形成新体诗。●新体诗有以下三个特点,为唐代近体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①诗歌平仄交替的声律。②对偶工整的诗句。③长短适中的篇幅2.代表诗人谢擅写山水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相比,画面敷色较淡,而诗情更浓,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在风格上也由富丽精工转向清新秀逸,开了新风气。《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思想内容:去国怀乡的伤感。
8
f艺术特点:①写景之美,抒情之悲,两相交融。②体现了新体诗的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