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企业往往是被政府逼着往前走,而没有主动走。技术含量高就是要靠科技推动生产生活领域的方式转变,要主动地通过技术的研发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还有,不改变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少就不可能实现。中国不缺能源,中国能源完全可以满足自身的工业户城镇化要求。为什么?我们的单位GDP能源消耗笼统地说是美国的3倍、欧洲的4倍、日本的5倍。如果排除经济结构不同,第三产业比重比较低外,我们也没有理由单位GDP能耗比他们高那么多。如果提高能源利用率,我们现在的GDP增长,就不需要增加能源。为什么这么高?主要是,一个是资源效率不高,一个是资源浪费太大。资源效率不高,首先是在生产领域,然后是能源转换效率不高,也就是从一种能源转换为另一种能源效率低,现在从煤到电,煤的热效率还不到30。另一个是使用效率太低。第三是浪费太大,现在做的节能减排仅仅在生产领域抓,
f前两个领域还没有纳入国家的正式计划。我们要走在国家的前面,发展方式转变不是政府提了就能转变,要靠企业实现。另外我们有充足的煤,煤就能解决未来100年的能源需求。问题是如何把煤变成清洁能源,现在我们搞的煤化工就是首先要解决煤的清洁化和使用效率问题。现在的煤制气可以把煤到电的效率提高到50~60,如果按50算,都可以大大提高煤效率。特高压输电的好处是能减少能源,对其本身还是能耗太高,而且到了城市还要大量投资转换为低压,更重要的是无法实施分布式能源。这些都是能源公司要主动想的领域,谁走在前面谁未来的前景就更广阔。另一个领域就是怎么样解决环保问题,二氧化碳问题。西方走的路径是收集掩埋。这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我们应该是收集储存使用,最好剩下的再掩埋,应该把二氧化碳当资源用,这也是煤化工躲不开绕不过的环节。这个技术不突破,最终煤化工不可能大规模生产,也不可能持续。所以,二氧化碳的解决要从再利用的角度考虑。现在有很多专家在这方面研究,中国石化要早早地介入到这个领域。否则,煤化工技术有了,但二氧化碳技术没有,最好还是走不过去。但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对二氧化碳排放开展统计,而国际大公司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统计了,然后研究如何处理。进入新世纪,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国家早晚要开始碳交易,早晚要推行碳税,像我们这样的公司,二氧化碳排放我不知道具体数,但估计一年会有几千万顿甚至上亿吨,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