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应用si
A、cosA、ta
A表示
知识
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
目标
2、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能力
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
学
目标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目
情感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
标
目标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余弦、正切的概念.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
二、【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问题】
在Rt△ABC中,∠C90°
B
c
a
复习引入,巩固旧知识的同时,为新知识作准备
情
A
b
C
∠A的正弦:
景创
1锐角正弦的定义2当锐角A确定时,∠A的邻边
si
A=
A的对边A的斜边
ac
设与斜边的比,∠A的对边与邻
边的比也随之确定吗?为什么?
交流并说出理由。
【探究1】
教师类比正弦的情况提出问题,
1在Rt△ABC和Rt△A’B’C’引导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中
进行论证(请学生自己完成证明)
∠C=∠C’=90°,∠A=∠A’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
那么AC与AC有什么关系.B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
ABAB
大小如何,∠B的邻边与斜边的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你能解释一下吗?
比也是一个固定值
∵∠C∠C’90o,∠A∠A’,
自∴Rt△ABC∽Rt△A’B’C’,教师继续给出直角三角形的边与
主探
∴ACAB,ACAB
边的比值假设,每一位学生参与到问题情境的探究中去,通过类
究即ACACABAB
【探究2】
比的方式熟练推理论证教师点拨、指导、总结出余弦和正切的概念,同时探究出锐角三
2类似于前面的推理情况
角函数的定义
如图
如图,在Rt△ABC中,∠C=90°,
我们把∠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
做∠A的余弦(cosi
e),记作
在
Rt△ABC中,∠C90°,
当锐角A的大小确定时,∠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是定值,
∠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也
是确定的吗?
3
si
A
A的对边斜边
ac
cos
A
A的邻边斜边
bc
cosA,即cosA
A的邻边斜边
bc
我们把∠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ta
ge
t),记作
ta
A,即
ta
A
A的对边A的邻边
ab
∠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
ta
A
A的对边A的邻边
ab
1如图,在Rt△ABC中,∠C教师提出问题
=90°,BC6,AB1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