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
f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P60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
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P7578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一是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一是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二是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他们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7价值及其特性。P8486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课题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它是对各种特殊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哲学上的价值由两反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价值的特性主要有:①客观性。②主体性。③社会历史性。④多维性。8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P8990
真理与价值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真理因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普遍性而具有根本性和优先性,价值及其评价标准必须以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二者辩证统一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真理原则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原则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9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在哲学史上的意义。P107109的上半部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