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材第134页的例1题和例2题及课本第136页的1-2题)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过程与方法: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重难点、关键
1重点:要求学生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2难点:脱离实物,借助纸笔帮助分析“找次品”的问题。3.关键: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等方法,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四、教法: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五、学法:使学生通过猜测、实验、推理、归纳,概括出找次品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1
f六、教具准备天平、小瓶子、圆卡片。
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生产中多少会产生次品,这就需要质检员找出次品,今天就请你们来充当质检员,上岗前要对大家进行简单测试,看看你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怎么样?
出示3组图片,前两组图中有一个次品,找出来,说根据。2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物品看起来完全一样,但事实上重量不同,要么重一点要么轻一点的次品,混在合格产品里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找次品”。(板书:找次品)(二)初步认识“找次品”基本原理。1出示木糖醇,提出问题:这里有3瓶木糖醇,其中有一瓶少了3粒,你能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吗?师:对,我们可以用天平来帮忙找出次品。2让生根据讨论题同桌互相说说方法。3学生汇报方案并上台边讲边在天平演示。师据生回答板:3(1,1,1)1次(三)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解决方法。
1.老师又拿来了两盒口香糖,和前面的三盒混在一起,你还能用天平将那盒少了两粒的口香糖找出来吗?
出示:小组讨论:(1)你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
2
f(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
哪里?(4)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让生根据讨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