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绘画独特性之我见
概要:中国画的作为意象艺术的研究有待开展。我认为这方面理论的建树,对发扬中国画的传统和创新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我国古典哲学著作《周易》中,已经提出“意”、“神”、“情”、“形”等概念《易系辞上》中,提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鼓之舞之以尽神”等论断,这都是对艺术影响深远的命题。言不能尽意,而需立象以尽意,象中有意,观象即可尽意。这应该说是意象意识的渊源。立象尽意论揭示出意与象的关系,这就涉及意象的特性了,意象的思想已很清晰。立象尽意意赖象存,意象合一,对“意象”的最基本的概括,在这里都涵盖了。
纵观中国意象美学意识,它有着独特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它的艺术追求也别开蹊径:既表现客观,还要表现主观,师造化更要得心源,写象还要立意,写形更要传神,布景要有情有境,作画要有笔有墨巧拙互用,心手两忘,追求一片化机笔简而意工,象约而境奇不仅追求象内,境内,更着眼于象外之象,境外之境。中国画重神轻形,重意轻象,重自舒胸臆,轻对象形态的拘泥,似又不似,了又未了重传神、写意、抒情,却并非弃形、弃象、废理。“得意忘形”并非真不要象,不求形似,并非为了不似。相反,要求“形神兼备”,“意广象圆”,情景交融、不似之似,追求笔有尽而意无穷,象有限而境无限。意象艺术进入出神入化的境地,传神寄意,感悟抒情,气韵生动,意境广远,气势宏阔,尺幅之内,万象汇聚,笔墨挥洒之中,画家性灵毕现,虚虚实实,含蓄无垠。
所有这一切,都是中国绘画意象艺术的丰富内涵,也是中华民族意象美学意识对客观世界的独特认识,对艺术的独特追求。几千年来,中国绘画瑰丽多彩、连绵相继的意象创造,就是中华民族的意象美学意识的具体体现和结晶,也是对她永葆青春的深远的美学价值的评价。
意象的创造
中国画中,有意有象,意和象不是简单的契合和共处,不是交融,而是意中有象,象中有意主观情志已经外象化,客观之象亦被情趣化。这样的意象既似客观物象,又不似客观物象,这就是齐白石所说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就此,有人作这样的解释:“形似”是具象,“不似”是抽象,所以中国画是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艺术,更引申为:具象是摹仿性,抽象是表现性,“总之,传统绘画的艺术形式是两种互相矛盾的因素‘摹仿’和‘表现’,‘具象’与‘抽象’两者相结合的特殊产物,其中表现的因素‘抽象’的成分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