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项启动资金”,资助刚进校工作的优秀青年教师和留学回国人员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选拔培养工作的检查评估,对入选青年教师培养期间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继续选拔高校“领军人才”地方队人选。对20年度获得资助的领军人才进行中期考核。探索并建立12个高校海外教师培训基地。15.配合国家和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做好人才选拔培养工作。组织实施20年度“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员评选上报工作、“市领军人才”地方队人员评选上报工作以及宝钢优秀教师奖的选拔、评审工作。
第5页共19页
f16.以实施岗位设置管理为契机,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工作进程,启动市属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四、努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提高高校科技文化创新能力17.进一步推动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实施市重点学科建设(第三期)计划、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第五期)计划和知识创新工作重点建设项目等措施,着力构建国家、省市、学校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建立和完善学科发展绩效与投入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构建高校相互支撑、相互衔接、错位发展的学科体系,着力打造一批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国内一流的重点学科。形成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大学的发展机制,引导学校有所为、有所不为,彰显特色。18.进一步推动省部共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通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形成国家、省市和学校的三级体系,增强地方高校参与国家战略任务的能力。按照“比照衔接”的原则,瞄准国家专项战略,通过市级培育项目(基地)建设,增强高校综合竞争力。19.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的紧密合作。以增强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能力为核心,积极推动产学研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鼓励和支持学校通过与企业设立联合研发基地、兴办大学科技园、共建产学研联合基地等多种形式,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长三角地区产学研合作,努力打造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高校展区技术转移平台,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加强高校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深化科技服务等项工作,进一步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第6页共19页
f20.进一步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计划。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促进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繁荣为核心,通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精品计划和专题数据库等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