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B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C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D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5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具体是(ABCD)A强调增强发展协调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B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公平正义C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D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多选)
1.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是:(ABC)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决定的B.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决定的C.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决定的2.我国的改革是:(AD)A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D在农村拉开C.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D)A.发展是目的B.改革是动力D.稳定是前提6.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ABDA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B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D.这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7.实行对外开放是(ABC)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C.适应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需要8.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ABC)A.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B.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C.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9.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有:(ABCD)A.深圳B.珠海C.汕头D.夏门10.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CD)A.全方位C.多层次D.宽领域(11、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ABD)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照搬照抄,崇洋媚外的思想2、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AC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31984年,中国共产党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的两个重要观点。这两个观点是:AC)A.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4.“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BCD)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10
f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多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ACD)A.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C)D.既有市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