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答,分析诗歌内容、情感可知,本诗的三、四两句与王维《渭城曲》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意相似,两者都有举酒属客之意和感伤离别之情。
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岑参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注】①大历四年(769),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②其那:怎奈。
(1)从全诗来看,作者“悲”的原因有哪些?
(2)请鉴赏诗的最后一句“江上蝉鸣空满耳”的妙处。【答案】(1)不受重用;韶华易逝;苍生之痛;羁旅之苦;孤独寂寞。(2)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融情于景”)。以“满耳”的蝉鸣衬托作者内心的孤寂;以秋蝉凄厉的鸣声收束全诗,将作者的种种悲愁表达得淋漓尽致。【考点】概括内容,归纳要点(古诗词)品味语言(炼字)鉴赏表达技巧(古诗词)【解析】【解答】(1)作者“悲”的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客观方面:“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任满后未受续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主观原因:作过几任郎官便已白头年华易逝;怎奈天下百姓令人生忧心忧苍生;客舍之中又见秋风飕飕羁旅之愁;不知满腹心事向谁倾诉愁无知音。(2)解答此题,应先说手法,再说内容、情感、效果等。末句是写景句,可见是以景结情。末句紧承前句愁无知音之意,此句意在强调只有满耳蝉声,不仅不能排遣思绪,反倒更引出无穷愁绪,烘托诗人年的孤独寂寞,诗歌遂在这种更为凄切沉重的情调中结束。
1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避地寒食韩避地淹留已自悲,况逢寒食欲沾衣。浓春孤馆人愁坐,斜日空园花乱飞。
试卷第7页,总9页
f路远渐忧知己少,时危又与赏心违。
一名所系无穷事,争敢当年便息机。
【注】①当年:壮年。②息机:息灭机心。
(1)诗中作者言“愁”,有哪些具体缘由?
(2)请简析本诗颔联运用的手法及其妙处。
(3)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理?【答案】(1)恰逢寒食,淹留异地,知己稀少,时局艰危。(2)借景抒情,抒写孤馆独坐之愁。上句以浓春盛景反衬独坐之愁,下句以斜日空园之景烘托独坐之愁。效果:含蓄委婉(或形象生动)。(3)一方面感慨为功名所累,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壮年就息灭机心的不甘。【考点】概括内容,归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