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一、现代文知识
1、《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等,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华盖集》《坟》等。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移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分层依据:第一部分:在东京13;第二部分:在仙台(435);第三部分(3638):离开仙台后
本文记叙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我”的爱国感情的变化(暗线)
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1)帮“我”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2)为“我”改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3)关心解剖实习,表现藤野先生对“我”的学习关心、既热情,又诚恳。(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附庸风雅,思想腐朽“实在标致极了”: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讥讽和轻视。“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何尝不”,反诘语气,加强肯定;“酒醉”,表达了对愚昧麻木的人的痛恨。鲁迅对中国人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日暮里(源自“日暮乡关何处是”):勾起了鲁迅对家国之愁思水户:这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的抗清志士朱舜水的客死之地。“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鲁迅作为弱国子民的辛酸,也是他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体现。“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也无怪它们的疑惑”:作者有意以反语的方式揭示“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恨和抨击。“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万岁”欢呼,极大地刺伤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2、《我的母亲》作者是学者胡适。文章选自《胡适自传》。胡适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这篇文章写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写母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