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建于1970年,本专业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基础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本专业有近千平米的电子与通信实验室,具有完善的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设备,在河北省内建立有多处实验基地,为本专业的实验教学、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该专业以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点为支撑,以信号处理和图像工程为发展方向,培养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坚实的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电子信息系统和设备进行科学研究、教学、设计制造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和信息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本专业的学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2、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3、具有对电子和信息系统的分析、研究、设计和制造的基本能力;4、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模拟仿真、自动测试和应用软件开发的初步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并掌握一门外国语。
四、标准修业年限:四年五、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1
f六、毕业学分学时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