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选取长势基本相同的冬小麦,10株每组分成若干小组。对照组:▲。实验组A:▲。实验组B:▲。32(20分)刺毛鼠(2
16)背上有硬棘毛体浅灰色或沙色,张教授在一个封闭饲养的刺毛鼠繁殖群体中,偶然发现一只无刺雄鼠(浅灰色),全身无棘毛,并终身保留无刺状态。张教授为了研究无刺小鼠的遗传特性,让这只无刺雄鼠与雌性刺毛鼠交配,结果F1全是刺毛鼠;再让F1刺毛鼠雌雄交配,生产出8只无刺小鼠和25只刺毛鼠,其中无刺小鼠全为雄性。(1)张教授初步判断:①该雄鼠无刺的原因是种群中基因突变造成,而不是营养不良或其他环境因素造成;②控制无刺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写出张教授作出上述两项判断的理由:判断①的理由▲;判断②的理由▲。(2)小鼠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R、r和T、t控制。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黄毛尾弯曲♂♀212412黄毛尾正常2120灰毛尾弯曲112212灰毛尾正常1120
①控制毛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②亲代雄鼠和雌鼠的基因型分别是▲和▲。③F1代的全部黄毛尾正常雄鼠与黄毛尾弯曲雌鼠杂交,F2代中灰毛尾弯曲雌鼠占的比例为▲。让④F1代出现了一只正常尾雌鼠,若欲通过杂交实验探究这只雌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写出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杂交亲本,并作出相应的实验结果预期。亲本组合:▲。
2
f预期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i.若▲,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ii.若▲
,则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高三710班新题速递参考答案(3月8日)
16:DCBDAB3010分1适应能力强;光照强度;30℃35℃2①最大净光合速率高,强光条件下能大量积累有机物;②光补偿点低弱光条件下也能积累有机物。3114分(1)温度、氧浓度、水分(2)否
(3)①探究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能否使冬小麦不经低处理即可花②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③对照组:不经低温和赤霉素处理,常温下栽培实验组A:不经赤霉素处理,低温下栽培ks5u实验组B: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常温下栽培32(20分)⑴①因为无刺的性状可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种群中常见种为刺毛鼠,出现无刺性状最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②因为F1刺毛鼠雌雄交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