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点滴思考
潮州市金山中学高二(2)班佘瑞丹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国的综合国力之竞争日趋激烈,而其竞争的核心之一便是科技力的较量。我们中国,拥有辉煌灿烂的古代科技文明,因此,当我们不断地为全面发展而忙乎时,不妨研究一下我们的老祖宗那些承载于科技发明中的祖训,为现代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找到一条可行之路。古代中国由于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农学及航海学等科技范畴内各学科中的建树,被誉为“发明与发现的国度”。纵观这些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发明,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是非凡的创造力与缜密思维方式的结晶,并体现出很大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从造纸术到印刷术,从割圆术到约密率,从指南针到郑和宝船等等,均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它们都或多或少地满足了一定时间内一定领域的扩展需要,但它们仍然是当时各自独立的科学,或仅成为一种文化传播的手段,或仅以一种文化见证者、代表者的形象流传下来,或只是统治者们用以彰显国威的捷径。古代中国,缺乏一种有效的社会运行机制,去把它们融合起来;缺乏一种思想,去把它们从单纯的文化层面的繁荣提升到军事、国力上的繁荣;缺乏一种倾倒,方见它们的价值高于科举那些套话、空话、大话。没有几千年都没有而这,与中国那种泱泱大国之从容心态及国民那种根深蒂固的“和为贵”思想和那种人生路途选择过于单向性联系密切。古代中国,避开了波斯湾,避开了两河流域,避开了古代文明世界的是是非非,偏居一隅。那时的中华民族,从未饱受被外族凌辱的大灾难,因此国君几乎不用去考虑来自国外的威胁;而国内,又有礼法、科举制度等框架去限制臣民的思维。因此,将科技升级为军事、暴力甚至掠夺的因素少了。反观欧洲,文艺复兴导致的宗教观念的颠覆,十字军与唯物主义者的巨大冲突,巴洛克时期的虚假繁荣充斥着阴谋与暗杀,封建时代末期资产阶级与传统贵族的深刻矛盾欧洲社会长期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下,因此在巨大的威胁之下,欧洲人拼命地想保住自己的生命、地位、阶级利益,而中国的火药、发达的航海技术的成果便恰恰迎合了欧洲人的需要,加速了欧洲军事、航海的近代化,也从客观上加速了欧洲对中国的侵略与奴役。自己创造的文明用以摧毁自己的文明,这真是一个大大的笑话。历史已经证明,我们要学会创造,更要懂得利用,而这又要求我们必须有正确的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