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作者:林玉萍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26期
摘要: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地理教学出现了严重的功利化倾向,导致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轨,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该问题,生活教育理念被重新摆在台面上,引导地理教师,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在本文中,本人将从课堂导入生活化、教学组织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和教学活动生活化这四方面入手,就如何实现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教育教学的实施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有效体验生活。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脱轨,且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是应付考试,很少将地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为了解决此问题,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生活教学要求。即在实施地理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方式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需要利用熟悉的地理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辅助下,对地理现象展开探究。基于此,我在组织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时候,会实现课堂导入生活化,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视频、故事等,将地理现象展现给学生们,驱动学生从课外走进课堂,做好课堂学习还准备。
以“地球的运动”为例,体验现实生活,学生早已认识了地球运动现象,但是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地球运动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对此感兴趣。所以,在组织课堂导入活动的时候,我为学生们呈现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地球运动现象:夏天天气炎热,为了消暑我们会吃冰棍,也会到河边游泳。而且,夏天的白天很长,天早早地亮起来,且天黑很晚。到了冬天,天气变得很冷,我们需要穿上一层又一层的厚衣服,吃热乎乎的饭菜。冬天的白天时间很短,天还没有大亮的时候,就要起床上学,下午还没有放学,天早黑了。你们知道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吗?受到熟悉的生活现象的影响,学生会对地球运动产生探究兴趣,便于新知教学的实施。
二、教学组织生活化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教学组织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也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凸显出生活气息。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课堂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无论选择使用哪种教学组织形式,都需要保证所讲授的知识具有生活性,是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到具体现象的。因此,我在组织高中地理教学的时候,会实现教学组织生活化。
f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例,该节课教学重点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