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中的密码
密码学是研究编制密码和破译密码的技术科学。研究密码变化的客观规律,应用于编制密码以保守通信秘密的,称为编码学;应用于破译密码以获取通信情报的,称为破译学,总称密码学在公元前400年,密码起源于一根叫scytale的棍子。送信人先绕棍子卷一张纸条,然后把要写的信息打纵写在上面,接着打开纸给收信人。如果不知道棍子的宽度是不可能解密里面的内容的。这就是最原始的密码。在这里,棍子的宽度就相当于解密的密匙,要解密也不一定需要拿只棍子,只用知道真正的信息隔了多少距离出现即可。例如,一张纸条上面写着“KGDEINPKLRIJLFGOKLMNISOJNTVWG”,每四位取一个字母,其他字母都是干扰,即可得密文“KILLKING”。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战争的不断发生,这种研究如何“能在敌人存在的环境下通讯”的科学逐渐发扬光大。我本人对军事比较感兴趣,下面就讲两个军事上有关密码的有趣的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4年8月25日德国的马格德堡巡洋舰在芬兰湾搁浅,俄国搜出多份德国的文件及两本电码本,一本被送往英国的“40号房间”(Room40)进行密码分析。同时,无线电的发明亦使得截获密信易如反掌。由于德国通往美国的电缆在大战开始时被剪断了,德国借用了美国的海底电缆发电报到华盛顿,但电缆经过了英国,1917年1月17日齐默尔曼电报被“40号房间”截获。同年2月23日,密电内容揭开了,内容指德国将在1917年2月1日开始‘无限制潜艇战’,用潜艇攻击战时包括中立国在内的海上商运船。为了阻止美国因此参战,德国建议墨西哥入侵美国,并承诺帮助墨西哥从美国手中夺回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三州。德国还要墨西哥说服日本共同进攻美国,德国将提供军事和资金援助。密电内容揭开后,美国在4月16日向德国宣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汲取了第一次大战的教训,发展出以机械代替人手的加密方法。雪毕伍斯发明了“谜”(ENIGMA,恩尼格玛密码机),用于军事和商业上。波兰位于德国东面,俄国的西面,一直受到威胁,故成立了波兰密码局以获取情报。波兰从汉斯提罗.施密德处得到谍报,由年轻的数学家马理安.瑞杰斯基解译,用了一年时间编纂目录,并在1930年代制造了“炸弹”,渐渐掌握了解“谜”的技术。1938年12月德国加强了“谜”的安全性,令波兰失去了情
f报。“谜”成为了希特勒闪电战略的核心,每天更改的加密排列维系了强大快速的攻击。1939年4月27日,德国撤销与波兰的互不侵犯条约,波兰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