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及风险分析
一、两化融合发展提速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我国各产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加速。工信部指出,2018年将开展化工园区智能化改造,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化工园区开展智能化改造,不断提升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此外,要深入开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加快出台相关标准规范。整合相关部门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资源,建立大数据库,形成政府建设管理、企业申报信息、数据共建共享、部门分工监管的综合信息平台。未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化工业两化融合发展将继续提速。
二、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
2018年随着制造业回暖和企业利润提升、居民交通燃油需求增加、航空煤油消费量走高,原油需求在2018年仍将维持增势。尽管油价有所回升,但目前来看还不足以拉动国内油田的大幅增产,从各大油田公布的经营战略来看,大型油田主要以“稳油增气”为主,国内原油产量将保持稳定,供需矛盾依然存在,预计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
三、民营炼厂将成为产能增长主力
2017年国内炼油能力增长主要集中在央企,地方炼厂重在结构调整及二次配套装置升级。与2017年不同,2018年炼油能力增长则主要来自民营炼厂,包括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项目和浙江石化一期2000万吨年项目。此外,京博、鑫泰、中海东营等炼厂均有炼油能力投产。预计2018年全国炼油能力或将超过86亿吨年,民营炼厂能力份额将提高至28左右。
四、原油进口权有望进一步释放
2018年我国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为14242万吨,同比增长63。我国原油期货的推出,需要有更多的交易方参与其中进行交易以及实物交割,原油供需双方要有充分的竞争关系,原油期货市场才能得以完善。而目前的原油进口政策并不利于原油期货交易的进行,未来原油进口权有望进一步开放,以使更多交易方参与到期货市场中。
f五、车用能源继续向绿色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2017年9月,政府推出的《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此外,《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中提出重点发展公交出租、重卡及专用车,尤其在京津冀加快推广LNG汽车。由此可见,车用能源绿色化、低碳化态势不变。
f第一节外部环境风险
石油工业作为国民基础性产业,与中国及世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有利于国内石油产品需求的增长;但全球来看,尽管世界各国采取各种宏观经济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