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目的识别本公司在生产活动、设备检修及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并
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相应的风险分析评价,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和造成事故的严重程度,确定重大危害因素;为控制危害因素,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检验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确定、更新重大危害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以对其进行控制管理,并在新问题出现或其他情况时对其进行更新和持续改进。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的生产活动、设备检修及服务过程中相关危险因素的识别,风险评价、控制措施及控制、重大风险和更新管理等。3定义
重大风险: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危险有害因素: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4职责41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
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或指导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42安全员421负责职业健康安全危险因素的汇总和记录以及具体组织实施;。
f422负责《危险有害因素汇总表》的保存。43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识别和记录以及本部门危害因素的控制。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50程序内容51评价组织511组织组成
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组织公司安全环保委员会人员成立风险评价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与岗位操作人员等。512危害识别与评价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5121熟悉本部门的生产、服务规范和技术;5122具有风险管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能力;5123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及责任感;5124具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现场经验;5125具备质量、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相关知识培训或教育经历。52风险评价521风险评价目的
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应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522风险评价范围
f危害识别范围必须覆盖本公司所有生产、活动、服务、作业现场、设备设施、人员(包括相关方人员)中能够控制或使可加影响的因素,具体应包括:522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5222常规和异常活动;522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