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红色字体的部分、案例分析题请同学们重点复习、准备绪论
一、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二、学前教育学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二)文献法:(三)调查法:(四)实验法: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含义、构成要素一、学前教育、社会学前教育、幼儿园、家庭学前教育的含义1、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学前教育是对3岁到6岁或7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广义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2、社会学前教育:社会学前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在这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中,学前教育者是经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如幼儿教师、保育员等。3、幼儿园: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4、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三、学前教育的任务1、学前教育肩负着对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促使他们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任务。2、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发端,承担着为儿童后续学习做好准备的任务。3、学前教育承担着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与保障家庭幸福的任务
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特征一、学前教育的基础性1、学龄前期是个人发展的基础阶段:学前教育主要是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教育,这一阶段是个人发展的基础阶段、开端时期。
f2、学前教育的内容具有基础性:保育、教育一体,让学前儿童获得行为习惯、探索环境等方面的初步经验,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3、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基础:学前教育位于教育链条的起点,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基础。二、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一)学前教育公益性体现在其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上。1.学前教育的非排他性与排他性2.学前教育的非竞争性与竞争性3.学前教育的外溢性(二)政府参与是学前教育公益性实现的保证。政府参与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府生产,免费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给公众;二是政府采购,免费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给公众;三是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