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什么是比较教育?比较教育有哪些学科特点?比较教育是要从世界大视野来审视教育问题,放眼世界是比较教育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情境。学科特点:(1)日本学者冲原丰认为:①用比较研究法来研究教育,这是比较教育学的最大特点②研究对象是整个教育领域③以现在为中心④以国家为单位进行比较⑤把外国教育学包括在比较教育中(2)王承绪等认为:①跨国性或国际性②跨学科性③可比性(3)商继宗认为:①方法论方面,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和研究外国教育②研究单位方面,以国家为单位进行比较研究③研究对象上,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④时间和空间上,对近二三十年来两个以上的国家的教育作横断面的比较⑤学科性质上,偏重于应用科学方面(4)冯增俊认为①比较教育研究对象广泛,涉及人类教育的各个领域②方法上以比较为最大特点③目的是借鉴和实践④时间上以当代为核心⑤研究单位除了以国家为基本单位外,还包括地区比较、跨省比较和跨民族比较2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内容(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以各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的基本问题为重点);(2)时间(以当代教育为中心);(3)空间(世界各国教育,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3比较教育至今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一、外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一史前阶段(1817年以前)“旅行者见闻”古希腊古罗马:色诺芬、西塞罗中世纪:日本遣唐使;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马可波罗游记》16世纪伊拉斯谟;18世纪孟德斯鸠阶段特征:零星的不系统的研究、无科学的研究方法、游记见闻居多。(二)学科倡导阶段(19世纪)访问与借鉴背景:工业革命对生产者的素质和数量提出新的要求,借鉴先进国家教育经验,更好的开展国民教育成为比较教育学诞生的社会需求基础。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成熟为其奠定了学科基础。
f法国朱利安“比较教育之父”,著作《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提出建议:(1)建立国际教育机构(2)问卷法(3)建师范教育网(4)办刊物(5)研究教育规律法国库森《普鲁士教育报告》,成为1833年《基佐法》《初等教育法》()的根据,影响了法英美的教育。1836年又考查荷兰教育。美国贺拉斯1843年考察欧洲多国,曼以改革美国公立学校,次年发表《第七年报》。阶段特征:重在介绍外国教育经验,作为改进本国教育制度的借鉴,缺乏科学研究方法,仅停留在描述水平上,未深入分析历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