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经过多方努力,全球经济形势逐步好转,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
2
f有完全消除,世界经济还没有步入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系统性和结构性的分析仍然比较突出。2011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仍然很大,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平衡加大,两极分化,美、日、欧等多数发达经济体失业率、负债率居高不下,总需求仍然不足,通胀依然紧缩,两高一低,高失业率、高负债率、低速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明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前景不容乐观,全球经济放缓的程度可能超出预期。同时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过热现象,物价过高,资产泡沫比较严重,通货膨胀或者通胀预期加剧。今年11月份,中国的CPI上涨了51,“金砖四国”当中巴西、俄罗斯和印度10月份的CPI也分别上涨了52、75和98。特别是印度,这一年当中都在两位数上下徘徊,都超出历史的预期目标。像发展中国家越南和阿根廷这些国家也都出现程度不同的通货膨胀。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结果,同时处理好短期问题和中长期问题的关系,努力缓解和消除经济社会当中的突出矛盾,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这已经成为世界普遍的面临重要的问题。这是发展不平衡的差别出来了。二是主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分化,特别是在局势初步稳定之后,各个国家的经济表现和发展趋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政策目标也出现了重大差异。宏观经济政策的协
3
f调难度增大,各个国家不可能也不应该再像去年那样几乎协同一致的采取大规模、大力度的经济政策,目前大致有三种情况,三级分化就是这个意思。第一是美国,他们为了进一步刺激经济复苏采取的财政和货币双宽松的政策,第二是欧洲国家,他们为了治理主权债务风险,采取了紧财政、松货币的政策。第三是新兴经济体和一部分的发达国家,为了控制通胀和管理通胀预期,在保持宽松的财政政策同时,不同程度的收紧了货币政策。美国、日本的双宽松,欧盟国家的紧财政、松货币,新兴经济体包括中国在内,松财政、宽财政、紧货币。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复苏不平衡的增加,宏观政策的分化还将进一步的加剧,政策协调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并增加了全球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三是刺激政策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个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尤其是美国、日本等国家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结构性过度宽松,美元贬值,刺激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加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