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防不胜防的问题,您认为信息授权和传输中如何保证安全呢?奚衍欣:这主要是两方面问题。安全范畴是相对的,信息具有价值,但价值是分层次的,比如你与行业无关,信息对你就没有用。目前的信息手段,除了必要的数据传输加密等,最核心的要保证应用问题。但我觉得这是浅层次的,保证使用信息系统人的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换句话说,按照信息系统要求,你掌握了必要的信息,但涉及高层次的信息泄露问题就上升到法制层面了。就我所经历的信息失密事件,黑客算少的,另外现在信息传播渠道很多,QQ、微博这些等,与其做这种层面安全防范不如从制度上防范。另一方面我觉得与员工素质有关。员工有安全保密职责,如果泄密,个人职业生涯都会受到影响。现有信息手段不足以保证信息安全,因为最大泄密人在企业内部,所以传播渠道永远堵不死。有的企业用局域网,将光驱、软驱都封上,但涉及人员的管理问题不到位,是没有用。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建设不同于其他制造业,显有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怎样才能让建筑工程领域信息化道路更加清晰?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作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出路又在哪里?工程企业IT实践者联盟创始人、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特聘信息化专家、原中建一
f局信息化主任奚衍欣认为:建筑工程行业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信息化建设要学会随机应变。抛弃买卖光盘模式对于整个软件行业来说,信息化发展是把双刃剑;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什么样的软件能最大限度发挥价值也是困扰经营者的顽疾。对此,奚衍欣一针见血地指出,建筑工程行业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行业应该围绕项目、企业应该改变做项目的模式、软件公司更是要转变思路。IT商业新闻网:我们知道您目前是市政工程协会的信息化专家,那么从整个软件行业来看,您认为软件行业发展趋势是什么?针对目前软件通用化产生的问题,您有何建议?奚衍欣:两个方面。针对我所在的行业来讲,我个人认为目前软件分几大类:工具型软件,像CAD制图等,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还有就是管理型的软件,但现在整个行业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完全是卖光盘模式,行业还没有形成IT化模式。管理的差异性是传导过程,产品的差异性决定了管理的差异性。比如手机,管理差异性上几乎没有,但工具化差异是有的。从管理原理角度上说,比如把楼拆解,它是由若干标准工序组成的,但工序逻辑和线条是差异的,建筑行业管理软件反馈的东西70相同,30不同,所以现在用工具化管理化是不太现实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