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的整体性能应充分满足可能发生误操作时的安全要求。112泄放常见的电池外壳都是非金属的,但有的电池也采用金属外壳,后种情况下电池的电极终端与电池的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在
f泄放的含义即电池或电池芯内部的过高压力在安全阀处释放以防止其破裂或爆炸。标准要求电池或电池芯在内部压力过高达到一定限值时能以一定的速率将压力泄放以防止电池的破裂、爆炸和自燃。如果电池的电池芯被封装在外壳内,则该封装的形式和封装的方法在正常操作过程中不应引起电池过热,也不应约束内部压力的泄放。113温度电流管理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和充电器内部的电路都会产生热量,若散热不佳导致热量聚集会影响电池正常的化学反应过程,造成电池的热失效,因此,电池的设计应能防止电池温度的异常上升。必要时,电池的充电和放电应设定安全限流,防止电流过大而产生过多热量。114终端连接电池外壳应清晰地标明终端的极性。终端的尺寸大小和形状应能确保承载预计的最大电流。外部终端表面应采用机械性能良好并耐腐蚀的导电材料。终端应设计成最不可能发生短路的样式。115电池芯装配成电池电池芯与所装配电池的容量应紧密匹配,装配在同一电池里的电池芯应结构相同,化学成分相同,并且是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厂家生产的电池芯在电解液和电极材料等方面均会有所差异,如此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装配在同一电池中电池芯的一致性,防止落后电池芯造成整个电池技术指标和安全性能的下降。12正常使用时的安全要求考虑到试验的一致性及各电池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试验所用电池芯或电池的生产日期应在3个月以内,但并不表示电池3个月后安全性能会下降。常态试验在20℃±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121连续低倍率充电完全充电的电池芯以额定的低倍率电流001C5A持续充电28天后,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122振动用完全充电的电池芯或电池进行X、Y、Z三个方向的振动试验,振动源单振幅076mm双振幅152mm频率变化率1Hzmi
频率范围10Hz到55Hz,往返振动90mi
±5mi
后,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123高温性能完全充电的电池置于70℃±2℃恒温箱中,保持7小时,然后取出置于室温条件下,检查其外观,其外壳应无变形或其变形不会导致电池内部元件暴露出来124温度循环完全充电的电池或电池芯置于可强制调温的恒温箱中,按下列程序做20℃到75℃的温度循环:(1)30mi
内使恒温箱的温度升到75℃±2℃,并在此温度下保持4h;(2)30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