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影响》
一、主要措施和体会现代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所以在紧张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
在艺术之类的课堂上就特别想得到放松缓解一下疲劳的神经。我曾在就职的学校做过一个教学大调查七年级的6个班级都展开过。就是学生针对“我心目中的音乐课”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并用写纸条的方式向老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经过度类和统计我发现在整个年级将近一千名的学生当中要求老师在音乐课播放或教唱流行音乐的学生占了百分之八十。由此可见流行音乐走进中学课堂已不再是天方夜谭但也不是犹如黄河之水泛滥而不可收拾这样就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怎么样才能很好的把握这个尺度把优秀的健康的流行音乐作品带给学生但同时又不失去对音乐课本上传统与精髓并存的作品的学习。
流行音乐发展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合学生。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校园十佳歌手”比赛中,我发现学生们报名都很踊跃,但是选唱的歌曲有很多都是爱情歌曲,七年级有个班的女孩儿还煞有介事地演唱梁静茹的《爱你不是两三天》,什么“爱你不是两三天,每天都爱你多一点”,稚嫩的声音让人觉得特别不协调。所以,需要将流行音乐有机的渗透到音乐课堂教学中。
f1、教学内容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理解发展水平,要有准确的引导性。
通俗歌曲具有很浓的商业味道,娱乐性强,绝大部分是成人自白感情的爱情歌曲,还有的仅仅烘托一种气氛,没有什么内涵和艺术价值,不利于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需求。所以,教学应注意选择适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如周华健的《朋友》、孙楠的《红旗飘飘》等歌曲,准确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的水平。
2、流行歌曲要适合学生的演唱水平。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对歌曲难度的选择要把握适度,应选择音域不宽,难度不大,较容易演唱的歌曲。如果拉长脖子使劲喊《青藏高原》,既毁了嗓子,又破坏了歌曲情绪。对那些复杂、不易演唱的好歌,能够让学生聆听欣赏,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3、通俗歌曲要有艺术性和教育意义。通过音乐教学,要让学生从音乐中领悟艺术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使学生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受到人生启迪。例如:《从头再来》是一首反映工人下岗后重新振作、再创辉煌的励志歌曲,通过刘欢深情而又激昂地演唱,教育学生不畏挫折,努力学习,要为自己、为国家创造辉煌的未来。
4、流行音乐教学要体现审美理念。《新课标》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