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摘要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动克服这种收入差距,需要保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通过政府行为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针对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居民收入;收入差距;城市化;农民收入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也不同幅度地增长,但收入差距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的1.9:1,逐步扩大到90年代末期的2.6:1,直至目前的3.23:1,如果考虑到墟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实际收入差距则约达5:1,甚至更高。这种过大的收入差距,已成为保持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
f康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一、墟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1.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基本原因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收入水平的高低,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的方针,将堀市和农村割裂开来,限制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未被充分利用,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和购买力受到限制。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村劳动者受歧视,与堀市劳动者相比在受教育条件和个体素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导致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即使进墟务工,由于没有墟市户口,在就业机会及社会地位等方面几乎不可能与城市居民同等。另外,城市人所享有的文化教育、劳动保护、福利补贴、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及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等对大部分农民来说也是一种奢望,使堀乡居民收入差距处于相对刚性状态。2.城乡资本存量和劳动力要素的不平
f等由于历史原因和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造成我国城乡资本份额相差悬殊,而且结构不合理。城市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农村,在产品交换中处于有利地位,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倾斜,通过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从农业产品中提取实现工业化发展所需资金,从1952年至1986年间,国家通过价格剪刀差从农业中抽走5823.74亿元资金,外加农业税1044.38亿元,共计6868.12亿元巨额资金,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发展。在农村,生产性消费能力不足,集体经济的薄弱又使农村有限的资本存量难于积聚,农村投资环境较差,导致资本存量不断向城市流动,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3.农民负担重,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和规定,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