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货运物流现在已经成为我国一大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流行业每年的发展都会创一个新高,越来越多企业会用到物流。新的一年,物流行业将迎来转机。我国物流业继续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化的一年,物流市场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向。以下是对中国物流行业现状分析:物流企业信息化层次较低据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73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GDP的比率为18。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已经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现代物流业是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特征,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物流企业还处于相对比较原始、低级的阶段。据统计,已经实施或部分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占了21,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有10。在整个行业的供应链中,企业上下游之间的信息流没有打通,流通环节多面导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这又是因为物流企业信息建设层次较低,造成信息不畅所致。国内陆运物流市场竞争激烈宇博智业了解到,目前国内陆运物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德邦、佳吉嘉里都是竞争行业老大,而顺丰突然转身盯上陆运这块蛋糕,或是应对高铁快递的一次“战略转移”。例如,似乎已意识到行业竞争压力的顺丰快递目前正在加紧转型,其业务已并不仅局限在包裹快递业务,而是向物流综合供应商转变。近日,顺丰推出了一项快递化物流服务“物流普快”,主要针对20KG以上大件货物的“门对门”服务。“在价格方面,单票最低收费120元,续重价格为1至75元公斤。”顺丰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通过定时定点集散中转模式来保证“物流普运”的时效性,预计邻近省份送达需24天,偏远地区则要46天。政府缺乏对物流行业管制中国的货运历史,政府从来没有集中对此行业进行管理过,一直是由市场随意发展的。良好的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是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建立合理的规则,建立健全法制和诚信体系,但这么多年来政府在此物流行业中这方面下的功夫少得可怜。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道路建设方面的投资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疏于对道路基础上的物流行业的管理,成为中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远高于欧美国家的主要原因。物流业的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要求中国物流的发展是受区域发展的推动,零售业与制造业模式的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