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青春,心怀家国高二(8)班周采茜亲爱的18岁青年:展信佳。当你开启“时光瓶”时,你可能不会想到17年前和现在的你年龄相仿的人会给你写信。你我隔着时间的长河,在上游与下游遥遥相望,但不变的是,写信的我曾是青年,读信的你正值芳华。今天,我也想和你谈一谈青年人这个话题。我出生在2000年,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回顾18年的成长历程,我见证了新中国的繁荣,也见证了她的苦难。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以积极自信的姿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2003年,非典肆虐全国,最终却在中国人的不屈不挠的韧劲中败下阵来。2008年汶川大地震撼动了国人的心,也激发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同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风采……经受过阳光和风雨的洗礼,我写信时的中国已经蜕变得更加繁荣强大,我也相信2035年的中国一定也实现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安于现状,就此止步。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努力,少年强方能国强。青年人要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即使天寒地冻,路远马亡”。北大考古学博士刘拓为进行学术研究深入战火纷飞的伊拉克;18岁的盲人中提琴演奏家王子安凭借出色的演奏技艺被英国皇家伯明翰音乐学院录取,只为“让世界看到他的努力”;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学子在炮火声中仍坚持学习。未来的青年啊,心中有理想,才能找到航行的方向,不至于在雾气蒙蒙的海面上迷失了自我。年轻的朋友,你还要知道,身为青年,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还要有“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家国情怀。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只为“蛟龙入海”的那一刻;钱学森放弃外国优渥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国,为当时科技尚落后的中国研发“两弹一星”。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历时多年,终于成功让中国倾听宇宙的声音。正是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心怀家国,中国前进的每一步才能走得坚定不移又铿锵有力。2035年的中国已经站在新征途的新起点,更需要身为青年的你们秉持着家国情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愿你我在各自的青春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筑梦青春,心怀家国,共同谱写祖国繁荣富强的新篇章。
大你18岁的朋友2018年6月7日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