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部门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利用外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一、重点促进三类项目一是重大产业化项目。主动配合新型工业化要求,坚持招大引强、集群承接、沿链引进,每年确定10个重大产业化外资项目加以跟踪促进,大力提升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利用外资比重。二是现代服务业项目。围绕西部“三中心”建设,与重点市州、重点园区联合搭建现代服务业合作对接平台,推动外商设立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营运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大力引进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三是外商增资项目。在全省利用外资总量构成中,外商增资项目占13左右。要深化与在川世界500强企业的战略合作,狠抓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完善以天然气、新能源等9大产业、42家企业、76个重点项目为目标的增资促进路线图,着力稳定和提高外商增资扩股的比重。二、推动建设三个载体
f一是国家级经开区。支持成都、德阳、广安国家级经开区坚持“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发展方针,通过引进外资、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扩大出口,促进开放型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一批省级园区转型升级。二是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组合推动成德绵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强化连片示范效应,打造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示范区。推进成渝经济区规划实施,以沿长江、渝广达、成南(遂)渝、成内渝等主要发展带为重点,推动建设一批省级产业转移示范区。三是海关特殊监管区。依托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绵阳出口加工区等特殊开放平台,大力承接外向型产业项目和协作配套项目。优化口岸建设布局,推动新增一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三、努力构建三大机制一是协同推进机制。建立商务部门与重点市州、重点园区、各开放部门之间的新型合作机制,发挥各方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推进开放合作的强大合力。二是“三外”联动机制。探索设立境外商务代表,发挥驻外机构、境外营销网点、外经企业作用,把投资与贸易、“引进来”与“走出去”、国际区域合作与国内区域合作更好地结合起来。三是评价激励机制。实施外经贸支持政策与外资促进政策的互通互享,进一步放大开放政策促进效应。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强开放型经济目标的任务分解、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
f今年确定的外贸、外资任务十分艰巨,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加强协调、搞好服务,上下贯通、齐心协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