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34”重点产业,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着力突破的龙头产品,锁定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集中精力招大引强。建立和完善投资需求双向对接机制,一方面了解市、县承接地产业发展和布局需求、结构调整和链条延伸需求,另一方面及时发现目标企业的市场拓展、项目投资和配套条件需求,针对性地对接和满足投资促进供需双方需求,科学编制投资促进路线图,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引领性、关键性、突破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三、科学调配资源,有序承接重点突破与省直相关部门共同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统筹推进机制,把有限的要素资源和支持政策向重大项目倾斜,实现重点突破。加强招商项目预审,严把产业准入门槛,杜绝承接淘汰产能,防止污染转移,
f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探索建立省内区域间利益协商及分享机制、招商引资项目流转机制,避免“过度竞争”、“相互杀价”和无序引进。加强跟踪服务,协调要素保障,推动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四、科学搭建平台,切实提高招商实效积极用好活动平台,全力办好第十二届西博会投资促进活动,力争项目签约总额达到8000亿元,其中我省达到5500亿元;充分利用“92”、成渝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完善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强化产业对接和项目合作;针对目标区域和目标企业,务实开展产业特色突出的对日招商、央企入川、外资促进、民企促进等专题活动,定向促进、集群承接。积极创建信息平台,加快招商网、政务网、办公网及数据库“三网一库”建设,搭建省、市、县、园区四级共享,政府、企业、中介多方互通的全省招商引资信息平台,实现投资需求和投资信息的动态实时对接。五、科学组织力量,增强招商引资合力充分利用省直相关部门资源、信息、渠道优势,密切沟通协作,共享信息、共建平台,联动促进重大产业发展项目。整合省、市、园区、企业、中介和政府驻外办事处力量,联动招商、以商招商,实现项目促进主体、承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无缝对接。集合省内各区域特色优势,按产业带跨区联动、整体推介、集合招商。加强招商队伍素质培训,提升专业化招商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第三方力量加强宣传,合力塑造四川作为外来企业“投资西部首选地”的品牌形象。
f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招商引资的决策部署特别是这次会议精神,不迟疑、不懈怠,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市州和省直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