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思考
【摘要】高校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组织,高职院校团组织更是党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助手和后备军,是学生教育与学校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情况,这些新的变化也给高职院校的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关键词】高职院校;团建;对策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团员青年相应的普遍存在组织观念淡漠、意识不强等问题,在极少数团员身上甚至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社会责任感缺失、理想信念模糊等突出问题,因此,新形式下寻求共青团工作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一、当前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1高职院校学生团员意识淡薄。团章中明确规定,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团员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目前高职院校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团员,但由于受高校扩招和生源质量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团员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缺乏应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政治上进心不强,团员意识日益淡薄。2高职院校团组织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方式和方法简单。由于高职院校团干部和团员缺乏对团的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所以导致对团组织的方针和政策理解不深刻,执行力不强,从而导致团组织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方式和方法简单,工作流于形式,这就使得团组织在广大团员青年中缺乏活力和吸引力,使团组织活动难以开展。3高校共青团活动方式、模式、内容制约了共青团功能的有效发挥。由于高职院校团活动呆板、内容僵化,已不适应高职学生心理需求。活动针对性不强,未能很好地体现出高职学生的特点。校园活动文化层次浅薄,缺少深厚的内涵,致使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缺乏企业文化,缺乏体现学院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不能有效满足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特别是不能满足学生就业创业的需求。4学生干部选拔机制不规范,干部素质不够高。团代会、学代会召开次数少,学生干部选拔机制不够科学。团干部素质不够高,存在部分团干部服务意识欠缺、功利心强等,造成团员对团组织的信任度不够,使团组织的亲合力和号召力下降。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思路1高职院校团组织的工作富有挑战性,要注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团员干部素质高职院校基本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办学时间短,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因而导致高职院校团干部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方法简单,工作积极性不高,这就迫r